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皇冠app下载平台 > 新闻动态 >

新闻动态

美国无人舰队计划或有大调整,反映出怎样的战略转变?

经过多年断断续续的测试,美国海军的无人舰队计划或将迎来重大调整。美国海军水面作战需求总监威廉·戴利近日称,美国海军未来需要简化无人水面舰艇的设计,以确保其大批量和快速建造,从而使美国海军摆脱当前舰队规模持续萎缩的困境。

那么,戴利提出的新设想反映出美国海军怎样的战略转变?

美海军无人水面舰艇的实力如何?

根据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,未来30年内,美国海军计划以每年2艘的速度采购大型无人水面舰艇,并推进其他无人水面舰艇和无人潜航器的采购工作,最终目标是“装备134艘无人舰艇”。

军事观察员崔轶亮介绍,美国海军目前拥有的大型或中型无人水面舰艇数量寥寥可数,尽管其研发步伐走在世界前列,但在实际应用和项目管理方面备受质疑。

崔轶亮:

美国海军目前装备的无人水面舰艇大多为原型艇,这些原型艇近年来频繁参与各类演习和作战测试,实力比较可观。但是,美国国会和五角大楼对其应用和管理仍心存疑虑。

首要疑虑在于自主技术的成熟度,因为水面环境的复杂性远超空中和水下环境。

其次,项目管理能力也备受关注。当前,大型无人水面舰艇项目存在预算超支和进度延误的问题,这对美国海军的未来采购计划产生了直接影响。

美海军的破局新思路

在大型无人水面舰艇造价高昂、研制周期过长的背景下,美国海军水面作战需求总监威廉·戴利近期提出,未来将模糊大型与中型无人水面舰艇的界限,发展通用型无人水面舰艇。

崔轶亮分析,不再过度强调发展大型平台、着眼于大批量和快速建造的策略是美国海军的破局思路,但通用型无人水面舰艇能否落实到位,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
崔轶亮:

美国海军装备发展面临一个挑战,即过分追求大型平台的能力附加,导致出现了“不可能三角”的困境,即难以在所需的装备规模、出色的平台性能与低廉的平台造价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
因此,美国海军内部出现了新的呼声,倡导装备应更多地具备无人化特性,并注重快速建造与部署能力,以期构建一套由“高大上”的有人水面舰艇和“低小专”的通用型无人水面舰艇相结合的舰艇装备体系。然而,这种通用型无人水面舰艇的设计可行性和其所能承载的具体能力,仍存在不确定性。

美海军舰艇的现状与未来

在美国海军提出的无人舰队计划中,无论是以大中型无人水面舰艇为主导,还是以通用型无人水面舰艇为主力,其核心目的都是希望解决美国海军近年来规模持续缩水的问题。崔轶亮认为,当前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艇正处于“青黄不接”的状态。

崔轶亮:

首先,预算不足。特别是近几年,由于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增加,美国海军在研发和装备采购方面的投入相应减少。

其次,研发规划有问题。冷战结束后,美国长期处于战略安逸期,这导致对下一代舰艇的研发安排不够科学和系统。

展望未来,有人驱逐舰仍将是美国海军水面舰队的主力,同时,大量无人舰艇也将作为重要补充,协同作战。